近年来,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以其独特的舒缓效果风靡网络,从轻柔的耳语到细腻的环境音,无数人通过这种“颅内高潮”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然而,随着市场狂热,一些不良商家和投机者开始利用ASMR的噱头设下骗局,让消费者为虚假体验买单。
1.虚假宣传:天价设备与“特效音效”
部分商家宣称“专业ASMR设备”是体验的关键,将普通麦克风或录音笔包装成“高敏感度3D收声神器”,售价翻倍。而实际上,许多热门ASMR视频仅用基础设备录制,后期通过软件合成音效。更有人直接盗用他人作品,贴上“原创”标签售卖高价课程或会员服务。
2.付费陷阱:订阅容易取消难
一些ASMR主播或平台以“独家内容”为诱饵,引导用户开通自动续费会员,却用晦涩条款隐藏取消流程。消费者发现内容同质化严重后想退订,面临客服拖延、扣费照旧等问题,甚至因跨国平台维权无门。
3.伪科学营销:夸大疗效的“心理治疗” 部分机构将ASMR包装成“治愈失眠、抑郁症的天然疗法”,兜售高价定制音频或线下体验课。尽管ASMR可能对部分人具有放松作用,但将其神化为医疗手段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延误患者正规治疗。
如何避开ASMR骗局? -警惕高价设备:先尝试免费资源,确认个人喜好再理性消费。 -核查内容来源:支持原创作者,举报盗版或抄袭账号。 -理性看待疗效:ASMR并非万能,严重心理问题需寻求专业帮助。
ASMR本应是让人放松的愉悦体验,但资本与流量的裹挟下,它正成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作为消费者,唯有保持清醒,才能在这场“声音狂欢”中守住自己的耳朵与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