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文化中,雨声、风声等自然音效常被用作放松素材,但近年来,一种另类的“台风ASMR”悄然走红——录制者通过专业设备捕捉台风登陆时的呼啸风声、暴雨拍窗的密集敲击,甚至远处建筑震颤的低频轰鸣,将其剪辑成极具沉浸感的音频。
这类视频的评论区常呈现两极分化:有人形容它为“焦虑者的解药”,认为台风音效中混乱与规律的矛盾感能触发大脑的深度放松;另一部分人则无法理解为何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会被“浪漫化”。心理学者指出,这种偏好可能与“安全情境下的危险模拟”有关——听众在知晓自身处于安全环境时,通过声音体验虚拟的刺激感,反而能释放压力。
不过,真正的台风幸存者往往对此类内容感到不适。一位经历过“山竹”台风的网友留言:“当ASMR里的玻璃碎裂声和你记忆中的恐怖重叠时,它绝不治愈。”这提醒创作者:在挖掘自然现象的美学时,也需对灾难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