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无数人声称它能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甚至治疗慢性疼痛。然而,科学界对ASMR的实际效果仍存在争议。许多研究指出,所谓的“颅内高潮”可能只是心理暗示的结果,而非生理上的真实反应。
首先,ASMR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人确实能通过轻柔的声音或触觉刺激感到放松,但这更多与个人偏好和心理状态有关,而非ASMR本身具有普遍性疗效。一项2018年的研究发现,只有约一半的参与者能体验到ASMR描述的效果,其余人则毫无感觉。
其次,ASMR缺乏严谨的医学证据。尽管有少量研究表明它可能短暂降低心率或焦虑水平,但这些研究样本量小,且未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干扰。相比之下,传统冥想或认知行为疗法在缓解焦虑和失眠方面有更坚实的科学支持。
最后,过度依赖ASMR可能掩盖真正的健康问题。长期失眠或焦虑可能是心理或生理疾病的信号,仅靠听“耳语”或“敲击声”可能延误治疗。
总之,ASMR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放松,但它并非万能解药。与其盲目追随潮流,不如结合科学验证的方法(如运动、正念冥想)管理身心健康。毕竟,真正的治愈,很少来自一段视频或一段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