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这一现象是如何被命名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

尽管诱发ASMR的体验(如耳语、轻柔敲击声)在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但“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这一术语直到2010年才由网络安全专家詹妮弗·艾伦正式提出。她旨在为这种令人愉悦的头部酥麻感创建一个科学化的定义,以推动相关研究。这一概念的传播与YouTube平台的兴起紧密相连:早在2009年,民间已出现“大脑按摩”“注意力诱发愉悦反应”等描述,随着创作者们自发上传耳语、翻书、模拟理发等触发音视频,逐渐形成全球性社群。2010年后,“ASMR”标签的标准化使散落的个体体验汇聚成可检索的文化现象,最终借助社交媒体完成从亚文化到主流关注的破圈历程,成为当代数字媒介与感官体验交互的典型范例。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这一现象是如何被命名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