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已逐渐发展为跨学科研究课题,其学科定位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声学与媒体研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ASMR体验者会出现独特的脑区激活模式,为研究人脑感知分化提供了新路径;其次,其放松效应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展现出替代性焦虑干预的潜力,相关研究显示ASMR可引发心率下降、皮肤导电性改变等生理指标变化;最后,作为数字时代的感官文化现象,它重构了媒介内容与身体体验的关系,为研究人机交互中的具身认知开辟了新视角。目前国际学界已形成包括定量脑电研究、心理生理测量、现象学分析在内的多元研究方法体系,正在从神经机制到社会文化影响的多个层面构建系统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