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内容风靡全球,从耳语、敲击到咀嚼音,各类触发音不断推陈出新。而“ASMR香烟”作为其中颇具争议的分支,悄然成为部分创作者与观众的新宠——通过放大点燃、吸吐、烟丝燃烧的细微声响,营造沉浸式感官体验。
支持者认为,这类视频能带来独特的解压效果:烟草摩擦的沙沙声、打火机的清脆咔嗒、烟雾缓缓呼出的白噪音,组合成一种近乎催眠的节奏,帮助焦虑者放松神经。然而,反对声音同样尖锐。批评者指出,此类内容可能美化吸烟行为,尤其对青少年产生潜在诱导,甚至模糊了艺术表达与健康风险之间的界限。
更值得警惕的是,ASMR香烟的“去害化”包装——将吸烟转化为纯粹的声音美学,可能弱化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烟草每年导致全球超800万人死亡,任何形式的浪漫化都可能成为危险的糖衣。
ASMR的本质是探索感官的治愈力,但当它与成瘾性物质结合时,创作者与观众或许都需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在用声音的艺术,掩盖一个需要警惕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