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与个体感官敏感度和大脑反应模式的差异有关。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通过轻柔的耳语、敲击等声音触发颅内酥麻感,其本质是一种感官体验的个体差异——就像有人对按摩极度享受,有人却觉得不适。研究发现,易受ASMR影响的人群在听这些声音时,大脑中与情绪调节、共情相关的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活动会显著增强,同时伴随心率和皮电反应的降低,形成类似正念冥想的生理状态。而对ASMR无感的人则缺乏这种神经共鸣,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声音的物理属性而非情感维度,自然难以产生放松效果。这种差异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亲戚中有人能靠ASMR视频获得深度治愈,而其他人只会疑惑地问“你听这些沙沙声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