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作为一种通过视听触觉刺激引发愉悦感的体验风靡网络,其中“窒息ASMR”作为小众分支却引发广泛争议。这类内容通过模拟或真实呈现呼吸受限的场景(如耳语、塑料膜包裹声、压迫感音效),为部分受众带来独特的放松体验,但也潜藏生理与心理风险。
支持者认为,在安全可控环境下,轻微的窒息音效能通过触发紧张-释放机制缓解焦虑。然而,医学专家警告,真实尝试物理性窒息可能导致缺氧、昏厥甚至致命。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内容可能被扭曲为危险行为的变相鼓励,尤其对青少年受众造成误导。
平台监管与内容创作者的伦理责任成为焦点。部分视频网站已下架明确展示窒息动作的内容,但隐喻性音效仍游离于灰色地带。心理学者呼吁,ASMR应回归“舒适而非极端”的初衷,观众也需理性辨别感官娱乐与真实危险的边界。在追求放松的同时,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