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你戴上耳机,点开收藏的ASMR视频,等待熟悉的耳语或敲击声带来片刻放松。但这一次,电流般的酥麻感没有如期而至——相反,隔壁的装修噪音、未回复的工作消息,或是白天争吵的片段突然闯入脑海。你发现,ASMR的魔法失效了。
ASMR曾被捧为焦虑时代的解药,但当它无法平息烦躁时,我们才意识到:真正的烦恼从不在“声音”本身,而在那些被刻意忽略的情绪褶皱里。有人因过度依赖ASMR而失眠加重,有人因找不到“触发音”而焦躁,更多人则在安静下来的瞬间,被迫直面自己试图逃避的问题。
或许,ASMR的悖论在于:它用声音填满寂静,却也让某些人更害怕寂静。当“颅内高潮”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消耗,我们是否该承认——有些烦恼,需要关掉视频,真实地触碰、倾诉,甚至愤怒地摔一个枕头才能化解?
(配图建议:一只被扯断的耳机线缠绕在写满待办事项的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