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认知中,政治是严肃、理性且充满对抗的。然而,一股奇特的潮流正悄然改变着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ASMR议会。这并非指代某个真实的立法机构,而是一个将议会辩论、政治演讲等严肃内容,通过ASMR技术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的现象。它剥离了政治的尖锐棱角,将其包裹在一层轻柔的感官外衣中,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观。
所谓ASMR,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通过轻柔的耳语、细微的摩擦声、规律的敲击等触发音,为听者带来一种从头皮蔓延至脊椎的放松、愉悦的刺痛感。当这种形式与议会内容结合,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创作者们从冗长的议会录像中,剥离出翻动文件的沙沙声、清脆的敲槌声、低沉清晰的宣读声、甚至议员们调整麦克风的细微声响。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背景音,在ASMR的语境下,成为了抚慰心灵的“主角”。
这种形式的流行,首先源于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减压”方式。对于许多对高强度政治对抗感到疲惫的年轻人而言,ASMR议会将充满火药味的辩论场,转化为了一个秩序井然、声音丰富的安静空间。它消解了内容的争议性,放大了其流程感和仪式感,让观众得以暂时抛开立场与纷争,纯粹沉浸在声音构建的宁静氛围中,获得片刻的抽离与安宁。
其次,它代表了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参与。观众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他们在争论什么”,而是“这种声音让我感到舒适”。这是一种高度个人化、感官化的体验,它将宏大的政治叙事分解为可感知的物理振动,拉近了普通人与看似遥不可及的政治殿堂的距离,尽管这种接近是以一种非传统、非理性的方式实现的。
然而,ASMR议会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当政治内容被剥离其核心的辩论与思想价值,仅作为感官体验的素材时,这是否是一种对政治深度的消解?它究竟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公共参与视角,还是仅仅将政治娱乐化、背景化了?
无论如何,ASMR议会的出现,清晰地标示出当代媒介文化的一个趋势:严肃内容与感官体验的边界正在模糊。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年轻一代在信息过载时代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甚至“驯服”庞大社会系统的尝试。在这个声音的平行宇宙里,议会不再仅仅是观点的战场,更可以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的、奇特而迷人的声音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