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因其舒缓助眠的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但在中国知名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上,相关内容却长期处于严格限制甚至全面禁止的状态。这一现象引发用户争议,其背后既有政策监管的考量,也有平台对内容生态的自我约束。
1.政策红线:ASMR的“软色情”争议
国内监管部门曾多次指出,部分ASMR视频通过模拟耳语、触摸音等声音效果,掺杂低俗或性暗示元素,变相打“软色情”擦边球。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违规ASMR列入专项整治范围,B站等平台随之大规模下架相关内容,以避免法律风险。
2.平台定位与内容审核压力
B站以“年轻人文化社区”为核心,需兼顾多元内容与健康生态。ASMR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如主播行为边界模糊、用户举报增多)增加了审核成本。相比之下,彻底禁止比分级管理更符合平台现阶段策略。
3.替代内容的兴起 B站通过推广“白噪音”“助眠音乐”等合规类别填补需求缺口。这类内容剥离了ASMR的敏感标签,更符合国内互联网内容规范,也获得了部分用户认可。
结语: B站对ASMR的禁令,本质是本土化内容监管与全球化亚文化之间的冲突缩影。在现有环境下,平台的选择或许略显保守,但反映出对政策合规和用户体验的权衡。未来,若行业能建立更清晰的标准,ASMR或有机会以更健康的形式回归。